cio 发布
1月22日,罗马当地时间上午九点半,《梵蒂冈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新书出版座谈会在罗马市中心隆重举行,中意各界人士参加了座谈会。会谈地点为有着三百多年悠久历史的Casanatense图书馆。图书馆初建于1701年,早期藏书为两万五千多册,如今馆内也珍藏着数目可观的中国古代文献资料。
首先,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中心的张西平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这套丛书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编写之初的总体设想、具体实施及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梵蒂冈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这套丛书由编写组经过将近八年的持续努力,最终于去年八月陆续由大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丛书计划分四辑出版,总计300册。已经出版完成的第一辑共44册,辑录了梵蒂冈图书馆所藏170种珍贵汉籍文献。根据张西平教授的介绍,这套丛书是继敦煌文献后,中国出版的最大一批欧藏中文文献, 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及研究价值必将有力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套丛刊将梵蒂冈图书馆中收藏的所有珍贵汉籍文献影印成册,其中包括很多首次面世的孤本。采用影印的方式不但保留了原文献的研究价值,而且也从艺术欣赏角度,尽可能还原了资料的原貌。
《梵蒂冈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的最终编写工作主要依靠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中国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以及梵蒂冈图书馆三方共同努力完成。在座谈会中,来自罗马大学的马西尼教授、清史研究所的任大援教授及代表梵蒂冈城的梵蒂冈图书馆馆长都分别代表各参与单位就其在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其中,马西尼教授特别强调了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在整个活动中,从项目筹备、启动到具体实施,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套欧藏汉文巨著的出版再次表现了孔子学院对中国学研究的关注与支持。 此外,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也秉承其一直以来重视人文研究的办学特色,用身体力行的方式为中国学的全球化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看图书
观众认真聆听
张西平教授任大援教授与梵蒂冈图书馆馆长合影
文 袁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