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分析语言异同,助力汉语教学 -- 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中意语言对比研究分享会

       当地时间3月23日,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开展了2017-2018年度教师职业成长系列“教师共同体建设”之中意语言对比研究分享会。孔院中方院长张红及20余名中意教师参加。

        分享会上,主讲教师张君以真实语料为例,向大家介绍了中意语言中的差异:意大利语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时态和语气,而汉语则是由特定的结构和词语来表示时态和语气;主讲教师袁茜从中意词汇的角度,通过音位、语素、词汇、词组及成语五个层次,以及常用语及俗语之间的异同点进行中意语言文化对比。

        两位老师将中意语言对比与汉语教学结合起来做了总结和分享。张君老师认为在中高级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时态标志的准确性,还要让学生理解汉语背后的语态。袁茜老师则认为,我们在汉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利用意大利语来引入汉语。

       参会老师们表示,这次的培训不仅使他们更加了解中意两国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异同,还为我们今后的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想法——在中意语言对比基础上,提高学生们对于中国思维方式的理解,增进对汉语的感知和思考。

张君老师在为大家讲解意汉双语差异

袁茜老师做主题分享

                                                                                                                                                                                                     文/宋英铭、杨依沐   图/胡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