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it-uniroma1-con... on
当地时间12月11日,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下设卡佩切高中孔子课堂三年级的学生们迎来了一次特别的文化活动——“学汉语,尝美食”主题活动,共有27名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汉语教师唐湘宜首先让学生谈了谈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菜,绝大多数同学都表示自己喜欢吃“饺子”和“豆腐”。其次,通过对比中意美食,例如饺子、面条、肉夹馍、意大利饺子、意大利面、意大利炖饭、披萨等,让学生理解中意美食的异同。随后,她还介绍了中国菜的烹饪方式,并且普及了中式菜肴的基本口味。随着话题的深入,唐老师还告诉学生一些中国菜简单的命名方式,比如配菜加上烹饪方式命名的菜——“牛肉炒饭”、“海鲜炒面”等,以及用口味来命名的菜——“糖醋鱼”、“香辣虾”等。学生们举一反三,给一些意大利菜起了汉语名字,比如“辣香肠披萨”、“番茄牛肉酱意大利面”等。
之后,课堂开展了角色扮演的模拟点菜练习。唐老师做了一份简易中餐菜单,让学生们扮演服务员和顾客,用学过的句型编写对话,分角色操练,最后在讲台进行展示。学生们都表示,以前中餐馆吃饭都没想过试着用汉语点菜,这次学会怎么说菜名,下次去吃中国菜的时候,会试着用汉语点菜,并尽量和中国的服务员多用汉语交流。
中国和意大利拥有世界闻名的美食,通过两国的饮食交流进一步了解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学习汉语,促进各个层面的中意交流是罗马孔院及其下设课堂的工作目标之一。
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
学生们认真做笔记
学生认真编写并练习点菜的对话
图/唐湘宜、杨依沐 文/唐湘宜